某商业银行生产机房搬迁建设项目

服务器资源

  • 核心业务区

生产中心部署了2台E850C小型机,其上运行了核心系统及信贷、财务总账、ESB等业务系统。核心系统数据库环境配置为HACMP集群,核心应用及ESB系统配置为负载均衡,其他业务系统配置为oracle RAC集群,确保了业务系统本地高可靠性。

生产中心部署了1台P750小型机,其上配置为核心区域业务系统oracle数据库环境的ADG环境及Informix数据的HDR环境。

生产中心部署了2台linuxOne服务器。核心生产区使用了2台linuxOne服务器的各1个的逻辑分区,其上运行二代支付、柜面前置等系统数据库。2个逻辑分区之间配置为RAC集群。确保了业务系统本地高可靠性。

生产中心部署了3台华为RH5885H V3服务器,**灾备中心部署了3台RH2288服务器,配置为VMware虚拟化环境,两中心的6台服务器之间构建为1个vsphere集群。

**灾备中心部署1台P750服务器和1台P740服务器,配置为PowerVM环境。用作核心数据库、ESB及信贷系统的同城容灾环境。

**灾备中心部署了1台linuxOne服务器。核心生产区使用了其中1个的逻辑分区,其上运行二代支付、柜面前置等系统数据库环境的同城容灾环境。

  • 开放平台区

生产中心部署了4台S822小型机,配置为POWERVM环境。其上运行了数据中心、CRM等业务系统。各业务系统跨主机之间配置为HACMP集群,确保了业务系统高可靠性。

开放平台区与核心生产区共用生产中心部署的2台linuxOne服务器。开放平台区使用了2台linuxOne服务器的各5个的逻辑分区,其上运行卡平台系统、反洗钱系统、综合理财系统等业务系统数据库。各个逻辑分区之间跨主机配置为RAC集群。确保了业务系统本地高可靠性。

生产中心部署了6台华为RH5885H V3服务器,**灾备中心部署了2台RH2288服务器,配置为VMware虚拟化环境,两中心的8台服务器之间构建为1个vsphere集群。

**灾备中心部署2台P740服务器,配置为PowerVM环境。用作数据中心及CRM系统的同城容灾环境。

开放平台区与核心生产区共用**灾备中心的1台linuxOne服务器。开放平台区使用了其中5个的逻辑分区,其上运行卡平台系统、反洗钱系统、综合理财系统等业务系统数据库环境的同城容灾环境。

  • 外联区

生产中心部署了2台P740小型机,配置为POWERVM环境。其上运行了电票系统及财税库银业务系统。电票系统单机运行。财税库银系统跨主机之间配置为HACMP集群,实现了业务系统高可靠性。

生产中心部署了3台华为RH2288H V5服务器,**灾备中心同样部署了3台RH2288H V5服务器,配置为VMware虚拟化环境,两中心的6台服务器之间构建为1个vsphere集群。

**灾备中心部署1台P740服务器,配置为PowerVM环境。用作数据中心及CRM系统的同城容灾环境。

  • 运维区

生产中心部署了3台华为RH2288H V5服务器,**灾备中心部署了2台RH2288H V5服务器,配置为VMware虚拟化环境,两中心的5台服务器之间构建为1个vsphere集群。

存储资源

  • NAS存储

**生产中心和**灾备中心各部署了1台华为OceanStor5500V5存储,用于各业务系统影像存储和NAS需求,两中心NAS存储系统部署为双活模式;

  • SAN存储

**生产中心和**灾备中心各部署了1台华为OceanStor18500F全闪存储,用于存储各业务域小型机环境的业务系统数据;以及核心业务域的X86环境。2台存储之间按业务系统区域跨中心部署为双活模式;

**生产中心和**灾备中心各部署了1台HDS G1000存储系统,用于存储各业务域X86环境的业务系统数据; 其中开放平台区(关键业务部分)、外联区的环境跨中心部署为双活模式,然后开放平台区(非关键业务部分)、运维区的环境配置为本地存储模式;

成都灾备中心部署1台EMC VNX5500存储,部署为异地容灾存储,冗余存放关键业务系统的异地容灾数据。

  • 仲裁存储

**生产中心和**灾备中心20存储系统之间双活关系的仲裁使用的为存储仲裁方式,使用的存储为HDS nas4040存储作为冲裁存储。部署在**生产中心。

SAN网络资源

**生产中心部署2台华为SNS5384 SAN交换机,每台交换机包含192个端口。**灾备中心部署2台HDS 6520SAN交换机,每台交换机共包含96个端口。两中心之间的华为SNS5384SAN交换机与HDS 6520 SAN交换机之间两两级联。构建了2组互为冗余的跨中心SAN网络环境。

互联网金融区:将现在部署在**同城灾备中心的本地双活架构更改为跨数据中心双活架构,即将**同城灾备中心部署的两台华为5500V3存储搬迁一台到**生产中心(新);

SAN网络:生产中心(新)新增两台华为OceanStor SNS5384 SAN交换机,**同城灾备中心利旧使用原**生产中心(老)两台HDS DS6520 SAN交换机,两中心通过运营商提供的链路互联;

IP网络规划

新数据中心网络架构采用划分安全域原则,根据需求划分核心业务区域,开放平台业务区域,外联业务区域,运维业务区域,互联网业务区域,广域网业务区域;各区域通过骨干交换机组建的骨干网络进行互联,网络所有设备采用高可用模式部署,互联接入线路采用冗余接入模式,保证业务故障时能够及时进行切换。灾备数据中心与主中心采用同样架构模式进行部署,在主中心故障需要进行业务切换时,能够承担主中心业务,并对外提供相应服务。保障数据中心网络整体高可用.